一向喜欢用传统品牌的量级去和新势力们同台排名次的广汽埃安,在今年6月份,销量再次对诸位新势力“降维打击”。
(相关资料图)
6月份,埃安交付新车45013台,较去年同期增长86.7%,较5月份的45003台的成绩,则基本持平。
尽管外界一直对广汽埃安依靠B端冲量市场的做法颇有微词,但即便刨除B端市场的销量,埃安在个人用户端市场的销量表现依旧不逊色诸位新势力。
况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依赖B端市场虽然为人所不齿,但如埃安这般将B端市场打穿、打透,将销量冲高至此,恰恰说明作为一台使用频率颇高的网约车,埃安的产品在一些维度上是经得起大范围的长久考验的。
但需要尤其注意的是,某些维度经得起考验,并不代表所有核心维度都能令消费者满意;令网约车司机喜笑颜开,也不意味着埃安能够令主流消费者点头称赞。
近日,一位来自中牟的车主洪先生,就被埃安Y弄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缩水”了,协商了,更郁闷了
近日,相关媒体报道,来自河南中牟的洪先生于今年4月14日购买的新车埃安Y,实际续航里程不足300公里,而这款车的官方续航里程是510公里(CLTC工况下)。也就是说,这台埃安Y的续航达成率,连60%都不到。
区别于冬季由于季节因素造成的续航缩水,洪先生的埃安Y在春夏两季,续航缩水至如此严重的程度,很难将“黑锅”甩给阴晴不定冷热交替的老天爷。
洪先生称,自己的埃安Y早在使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实际续航就将将达到300公里。这意味着,这台埃安Y续航缩水,也不能甩锅给电池正常使用带来的性能衰减。
无奈之下,洪先生曾前往4S店,希望寻求一个合理的处理方案。
然而,在多次前往4S店的经历中,洪先生的郁闷开始和协商次数成正比增长。
首先,是洪先生着实无法认可4S店的试驾方式。
据洪先生称,4S店的试驾条件极为苛刻,行车记录仪、空调等会耗电的设备都不准开启,且车速被限定在60码。洪先生认为,这样的苛刻条件与实际驾驶情况相去甚远,不具备参考价值。
其次,多次试驾,4S店都未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令人满意的处理方案。
据洪先生称,自己的埃安Y目前行驶里程为3000多公里,其中1500公里都是在试驾。其中一次试驾过程中,一同参与试驾的产品中的一辆一年车龄的车,而这台车的电耗,甚至要比洪先生的新车低2%。何其不合常理!
在相关媒体介入后,4S店的售后人员称洪先生的车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随后,厂家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其一是,洪先生可以交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不达标厂家给予退车;其二是在“匀速60,空调一档,温度设定26度”的苛刻条件下进行路试,里程达不到450公里,厂家给予更换动力电池。
可以很明显的感知到,方案一,需要车主费时费力,方案二,则与实际驾驶情况严重不符。无论哪一种方案,显然都离“合理”二字相去甚远。
意料之中的是,洪先生表示两种方案都不能满意,并且直言,如果在如此苛刻的方式下续航还和官方数据差了如此之多,那这台车是否存在续航虚标的问题。
有相关法律人士对此给予建议,在对测试结果仍旧不满意的情况下,洪先生可以诉诸法律,起诉后交由法院主持解决。
在整个过程中,这台埃安Y续航缩水是板上钉钉的,4S店的解决方案不能令人满意也是毋庸置疑的,试驾协商多次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的洪先生是郁闷的。
“虚标王”名不虚传
我们愿意相信,埃安Y的官方续航里程的确是510km,但我们需要保持怀疑的是,这个数字的参考价值到底有多大。
在用“虚标”将埃安一棒子打死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CLTC工况的测试条件。
CLTC工况测试的标准为:平均车速28.96km/h,最高车速为114km/h,测试持续时间为1800s,测试里程为14.48km,包含的路况有市区、郊区、高速。
毫无疑问,CLTC工况测试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并不具备百分百的参考价值。上问题到的季节因素、电池寿命,以及驾驶习惯、配置工作数量等都会对耗电产生影响,从而使实际续航有所减少。
但这并不意味着埃安就能免责。
在懂车帝的新能源汽车夏季续航实测排行榜中,我们看到,续航达成率超过90%的产品是少数,大部分能实现80%以上,而埃安Y的续航达成率为77.4%,实际续航缩水至387km。在参与测试的同级别产品中,宋PLUS EV的续航达成率甚至达到了113.0%,主打一个反向虚标,埃安V的续航达成率也有93.2%。
这充分证明,在影响续航达成率的另一个方面——电耗管理上,埃安Y存在诸多不足。
翻看车质网投诉平台,我们还会发现,关于埃安的产品的续航能力的投诉不在少数。在最近一则相关投诉中,一位AION S Plus的车主称,自己的车实际续航达成率连50%都不到。
早在今年3月份,另一位来自山东的埃安Y的车主董先生向当地媒体投诉,称自己的埃安Y在提车后不久,就出现了续航缩水问题,实际续航400公里左右,缩水了110km。并且,400公里,还是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
董先生还表示,自己的埃安Y在一次高速驾驶时,仪表盘显示电量剩余30%,可续航130km。然而驾驶过程中突然掉电迅速,车主不得已临时改路进行补能。
透过董先生的经历,不难看出,续航缩水绝不仅仅是“省着用”、“充点电”就能解决的问题。不仅为用户营造实打实的里程焦虑,而且,还会因为掉电迅速让车主承担更多的时间成本甚至是风险。
通过对比,埃安Y 2023款 510km的车型百公里耗电量为13.3kWh;而反向虚标的比亚迪宋PLUS EV,百公里耗电量则为14.1kWh。
耗电量更低,续航缩水反而更严重,更加证明,埃安Y在电耗管理上的不足,也更加让人质疑,埃安,你是不是在虚标。
写在最后
续航缩水早已是一个公认的新能源汽车痛点,也是一个目前的技术难点。
埃安Y的问题并不在于续航缩水,而在于缩得过于严重、过于突出;CLTC工况测试与实际驾驶有差,尚且能够理解,4S店设置严苛的测试条件、脱离实际情况谈续航,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无法理解。
个人用户不同于网约车司机,前者在外出驾驶的过程中,往往路线已定、目的地明确,且没有过多的空余时间穿梭在城市中寻找补能设施;而后者由于活动范围更广,拥有更多的机会去寻找补能设施。
面对“虚标王”埃安Y,我们是否除了诉诸法律、忍气吞声、增加补能频率外,别无他法?
当然不,我们可以选择不买。
Copyright © 2015-2022 纵横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