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资料图片)
刘连舸,1961年5月生,吉林永吉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
他一直在银行系统工作,工作后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司亚洲开发银行处长,中国人民银行驻欧洲代表处首席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副司长,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局长,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长。2023年3月19日,中国银行公告,董事会收到刘连舸的辞呈。
看到他的履历,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欢迎朋友们解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2023年3月31日被纪委监委带走,3月19日已经提前主动写好辞呈并上交了,我觉得应该是提前收到通知了,毕竟纪委查人提前好久就会查,也会提前封闭不能对外联系,但这十多天是留给他交代后事的么?资产有没有被控制?不明来源的财产会不会被转移呢?就怕早就转移了。
第二个问题:他曾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局长,他在任的时候应该栽到他手里的有不少,处分的、双开的、判刑的应该有很多,他在收钱贪污的时候想到进去的那一天他不害怕不紧张么?其实有时候在想,在我们痛恨贪官的时候我们不妨想一想,把我们放到那个位置上,我们能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洁身自好吗?你们的答案是什么?再问个问题,有人给你转1万元让你给办事你能忍得住诱惑,但如果放你面前100万现金,就算有风险你能忍住么?
第三个问题:你们觉得贪污受贿为什么越来越多?是制度制定和执行不到位么?其实我觉得,还是权力惹的祸,并不是制度管理不到位的事。权力的含金量在现代的社会太高了,如果权力能呼风唤雨,带来数不清的利益和好处,那么,即使有制度约束人们仍然会铤而走险;如果权力没有那么大,能带来的利益没有那么多,那么谁还会为了那一点利益拿自己的下半辈子政治生涯甚至是自由开玩笑呢?
说起他来,我想起前段时间落马的另一位行长。这名中信银行行长在2020年被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2022年2月22日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中信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行长孙德顺被控受贿9.795亿元,涉及多个房地产项目和金融机构,利用“影子公司”和复杂的金融手段来掩盖权钱交易。还限制制造业贷款,导致中信银行贷款结构失衡,给后续经营带来风险。
这个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毕竟是贪污9亿元,数额特别巨大,说句不好听的,普通打工人人一辈子也就挣个500-1000万元,他这几十年贪污的是普通人多少代奋斗都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银行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保障。如果银行的内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很容易导致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不仅会损害银行的声誉和客户的信任,也会对社会信用体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金融行业贪污腐败一查就是大数额,反腐败斗争尤其是金融行业腐败问题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贪污腐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基础。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保障,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和法律执行力度,加强司法机关的队伍建设和监督机制,才能够有效地打击贪污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不管如何,反腐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希望、我更相信我们国家能够实现反腐倡廉建设目标,并让每一个公职人员都能够廉洁奉公、忠诚履职、服务人民!
参考文章:《〈狂飙〉现实未删减版!一个城市三名市委班子成员接连落马》大家可以看看。
Copyright © 2015-2022 纵横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